這項新合作旨在開發全新的突破性療法,將免疫調節機制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療
免疫感染是勃林格殷格翰“跨邊界研究”(RBB)部門的一個全新焦點領域,RBB致力于探索公司核心業務之外的新興科學與技術
勃林格殷格翰將與清華大學共同建立一個聯合研究中心來探索新的治療概念,該中心將協調來自合作伙伴的科學家們開展合作,同時加強與其他學術團體的合作
德國殷格翰與中國北京 - 2018年9月2日 勃林格殷格翰與清華大學共同宣布,雙方將合作研發針對感染性疾病的免疫療法。科學家們將在新建的清華大學-勃林格殷格翰感染性疾病免疫治療聯合研究中心內攜手合作,利用免疫調節機制來對抗感染性疾病。這項合作將結合清華大學在感染與免疫研究領域的專業領先性與勃林格殷格翰在腫瘤免疫和免疫調節領域的綜合研發經驗,并借鑒其在創新療法開發上的豐富經驗,致力于滿足患者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簽約儀式現場
包括下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性或細菌性肺炎)在內的感染性疾病是全球死亡率與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中國,慢性乙肝和肺結核的發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盡管在過去幾十年里,針對病原體的治療與疫苗接種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影響,它仍是人類健康一項重大挑戰。并且,隨著耐藥性的增強,直接作用于病原體療法的有效性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在過去三十年里,全球沒有開發出新的抗生素類別。許多療法無法幫助患者痊愈,導致大量患者處于長期持續感染的風險中。
與癌癥相似,許多病原體會抑制或調節其宿主的免疫系統,從而逃避免疫防御。免疫系統激活療法已經給癌癥治療帶來了重大突破,它同樣有望為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提供類似的全新機會。
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教授表示:“勃林格殷格翰一直遵循“創新展現價值”的企業精神,這體現了企業本身為社會造福,滿足患者醫療需求的原動力。對清華大學來說,創新力一直是我們所追求的最重要的方面,也是雙方合作的重要基礎。”
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教授
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教授表示:“勃林格殷格翰在免疫腫瘤學與創新藥物發現及臨床開發領域擁有領先實力,而我們在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免疫調節方面擁有領先的專業知識和研究實力。我們非常期待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滿足患者大量的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教授
“通過聯合研究中心,我們的科學家將有機會與清華大學杰出的科學家們攜手研究,探索感染性疾病和免疫疾病領域的新型療法。這項伙伴關系使我們有望找出應對尚無治療手段的感染性疾病的全新解決方案。 ”勃林格殷格翰發現研究負責人、高級副總裁Clive R. Wood博士評價道。
勃林格殷格翰發現研究負責人、高級副總裁Clive R. Wood博士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人用藥品業務負責人Dirk van Niekerk(馮耐德)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潘大為先生說:“我們與清華大學的合作進一步體現了公司對支持在中國開展研發的堅定承諾,同時這也肯定了中國在多個科研領域所取得的領先地位。”
這項合作是勃林格殷格翰“跨邊界研究”(RBB)部門及腫瘤免疫與免疫調節部門共同發起的一項舉措。免疫感染是勃林格殷格翰“跨邊界研究”部門的全新焦點領域。迄今為止,“跨邊界研究”也重點關注基因療法、再生醫學以及微生物組在人類健康與疾病中的作用。
合作揭牌儀式
基于這項新的合作,勃林格殷格翰將進一步擴展其在亞洲生物醫藥創新領域的活動。通過將前沿科學與長遠目標相結合,公司致力于開發下一代突破性療法,滿足患者大量的未盡醫療需求。
關于勃林格殷格翰
研發驅動的制藥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始終致力于改善患者的健康與生活質量,專注于探索尚未出現有效治療方案的疾病領域。公司著力開發創新療法,幫助患者延長生命。在動物保健領域,勃林格殷格翰代表著先進的預防方案。
勃林格殷格翰成立于1885年,至今仍是家族企業。公司是全球前20大制藥企業之一。在人用藥品、動物保健和生物制藥合同生產三個業務領域,全球約5萬名員工每天都在努力通過創新展現價值。2017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實現凈銷售額約181億歐元;研發支出超過30億歐元,相當于凈銷售額的17%。
作為一家家族企業,勃林格殷格翰志存高遠并致力于獲得長期的成功。公司旨在通過自身資源實現有機增長,同時積極尋求研發領域的合作伙伴與戰略聯盟。此外,公司的一切行為都對人類和環境負責。